发布日期:2025-01-24 18:02 点击次数:87 |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股票100倍杠杆平台打造韧性城市的意见》发布。其核心在于通过推动城市基础设施的数字化改造,构建智能、高效、安全的新型城市基础设施体系,以此提升城市的设施韧性、管理韧性和空间韧性。这是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深刻认识和主动谋划,不仅关注城市经济的高质量、可持续增长,更强调城市在面对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等风险时的应对能力,提升城市的安全韧性。
韧性城市建设需要高质量统筹发展和安全。城市是人口、资源、技术的集聚地。当前城市发展速度和规模前所未有,但面临的挑战也日益严峻,从环境压力到安全风险,无不考验着城市管理者的智慧。城市韧性是城市在面对各种冲击和压力时,能够抵御、吸收、适应和快速恢复的能力,统筹发展和安全有助于构建更加韧性的城市系统。如北京市通过在平谷区探索创建国家“平急两用”发展先行区,完善平急转换机制和应急能力储备,提升管理韧性,为城市安全发展和人民美好生活提供坚实基础。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韧性城市的重要抓手。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以信息平台建设为牵引,以智慧应用场景为依托,构建智能高效的新型城市基础设施体系,不仅强调了城市在物理层面上具备抵御灾害的能力,同时也关注在管理和服务上提升城市快速响应、恢复和适应的能力,更好地监测预警和防范化解各类不确定风险。如深圳市系统构建应急避难场所、应急救援设施、应急医疗卫生设施、应急物资储备与配送设施、战略预留应急用地和应急交通设施的“5+1”应急疏散救援空间体系等,在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提升城市的空间韧性。
韧性城市运行具有数字化、智能化典型特征。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是未来城市运行的关键特征,它们共同推动城市向更智能、更高效、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城市运行数据的全面感知和获取可以在数据融合基础上进行分析挖掘,提升城市治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如上海市在“一网统管”城市运行和应急管理的数字化治理应用场景建设上不断创新实践,将信息技术与城市运行服务有机结合,推动智慧城市和安全发展深度融合。
技术和管理的深度融合是打造韧性城市的动力。随着城市系统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增加,运用前沿技术推动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创新,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技术手段和管理模式的深度融合有利于提升治理效能,应对复杂挑战。如浙江杭州的“城市大脑”,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数字技术手段,促进政府流程再造和管理模式创新,建立跨部门、跨领域和跨层级的高效协同治理机制。
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韧性城市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凝心聚力、开拓创新,落实落细各项政策措施。一方面,以绣花般的细心和耐心,依托技术创新不断优化城市治理的组织框架和运行模式,推进前沿技术手段与城市治理模式深度融合。另一方面,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特别关注城市居民各种需求,增强数智赋能的包容性,着力保护个人信息和隐私,打造更加安全、有序、智慧和高效的韧性城市。(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詹承豫)